细数年味儿

浏览:38 作者:庞博华 来源:科威 时间:2025-01-21

   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,不知是生活节奏太快忽略了感受,还是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,但具体什么是年味儿,没人能说得清楚,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年味儿的理解。我对于年味儿的理解就是家里食物的味道,兄弟姐妹爽朗的笑声,姥姥、姨姨们给压岁钱时的快乐……

   那时没有饭店,从大年初二开始挨家挨户轮流着置办年饭。初二固定在姥姥家,二十多口老老少少挤在不到60平米的房子里,长辈一桌,小孩儿们一桌,大家都抢着吃姥姥拿手的扣肉,一盘接着一盘的上菜。大人们碰着小酒,聊着家常;我们碰着小香槟,玩儿着“老虎杠”。小小的家却装下了亲情,留下了记忆深处的温情……

   从初三开始就根据各家的情况轮流着宴请,每到一家都有各自拿手的菜肴,大人们张罗着做菜,我们在楼下放炮,捉迷藏,各种玩儿……那时没有补课班,没有手机,我们的快乐很简单,总感觉时间好长好长,长到吃完中午饭去游乐场玩儿一下午,到了傍晚吃完晚饭还能继续玩儿到天黑,时间在那一刻似乎按下了暂停键……

   到了正月十五全家人一起看灯展。会动的千手观音;猪八戒背着媳妇儿从山洞里出来,孙悟空在山顶上眨着火眼金睛;我们坐在荷花灯里,任由时光流转。那精彩的展演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群。

   那时候期盼着过年,过年大家都是乐呵呵的。现在想来大家是在享受劳动的成果,没有预制菜,都是纯手工制作,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出的可口饭菜,从腊八开始扫家,炸肉丸,戳麻花的欢声笑语。过年不仅仅是一个团圆的节日,更是一个可以尽情享受劳动成果可以心贴心去交流的时光。

   春节,是根植在中国人骨髓里的一台独特的“文化生物钟”。每逢春节临近,总是特别怀念过去热闹且处处飘着香味的年味儿。虽然现在年味儿浅了,但不管走到哪里,年龄多大,对春节的期待和钟爱,始终如一。

   年味仿佛一位活泼亲切的客人,轻轻叩开了家家户户的门。我们期待着全家老小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,房前屋后忙碌不停的身影,期待着腊月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蒸馒头,去请门神、挑对联、选灯笼,将祥瑞之气迎进家门;祭拜灶爷,清扫房梁,摘下旧灯笼,撕下旧对联,除旧迎新后,我们期待着大年三十到来……